《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研究》开题报告
《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研究
——以江苏省仪征工业学校汽车专业为例》开 题 报 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是新时代发展的需求。
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大国工匠、培育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2015年央视新闻推出《大国工匠》专题片,讲述了8位在不同岗位用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工匠的故事,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日渐被社会淡忘的工匠群体,重温见证了弥足珍贵的工匠精神,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李克强总理连续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2016年,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体现了国家对工匠精神前所未有的重视。“工匠精神”入选2016年十大流行语。2017年李克强在介绍重点工作任务时表示,2017年要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健全优胜劣汰质量竞争机制。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2018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二)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
《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重视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精神的培养。充分利用实习实训等环节,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纪律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深入挖掘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
我国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虽有显著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差距越来越小,但受“能力本位”传统思想的影响,各职业院校过多考虑了企业当下的技术需求,忽视了决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精神的培养,导致职业精神培养没有很好地渗透融入到专业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制约了工匠精神的培育。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工匠精神对各行各业的影响都是比较突出的,职业教育中不仅包含着工匠精神的相关要点内容,也体现出工匠精神可细化为职业价值观及职业道德观等内容。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对工匠精神理念的完善,也能够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划有效完善,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三)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是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
李克强总理指出,引导广大青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走上技能成长成才之路。注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提升中国产品的质量。李克强总理还指出,我们国家需要搞普通研究的人,也需要搞专业工作,当高级工匠的人,后者现在我们国家更需要。
以汽车专业为例。目前,汽车产业正在发生百年一遇的技术变革,向汽车“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的趋势势不可挡,结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和职业院校发展新方向研究如何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高技能汽车人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这将有力地推动中国汽车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我校汽车专业紧跟汽车产业发展的步伐,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中外合作、产教融合,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努力提升我校汽车专业内涵建设水平,为培养更多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汽车工匠,为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在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提升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阶段,将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相融合,既是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技能人才需要的现实选择,也是促进学生职业生涯成功发展、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长远大计。
二、课题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专业文化和专业文化建设:专业文化可界定为在特殊时期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及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本研究中的专业文化建设是指在仪征工业学校汽车专业开展的包括专业精神文化、专业物质文化、专业制度文化、专业职业文化、专业人文文化建设在内的文化建设。专业文化建设和专业文化一样需要通过表层、中层、核心层三个层次来展现的,即:表层—物质文化,中层—制度文化,核心层—理念文化,也需要从上述三个角度进行打造。
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融合:融合一词引证解释为调和、和洽。“工匠精神”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而专业文化建设也是始终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本研究中主要是指自觉地、有意识地将“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运用于汽车专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把“工匠精神”培育根植于育人全过程,将“工匠精神”融合到汽车专业思想教育、氛围营造、规章制度、专业行为、师资培养、主题活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技能大赛、专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建设中去。
三、国内外同一领域研究现状及本课题研究价值
(一)国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各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教育理念的不同,导致在专业文化建设上的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培养出的人才也是各有特色。日本的专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中心,适应人的精神需要。德国的专业文化建设坚持依法治校、学术自由,注重实践性,实行人性化教育。美国的专业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确立、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在人文与科学重新融合的基础上向综合化发展。汪昌平在《中西专业文化比较研究》总结说,中西专业文化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差异、价值观的差异等,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这些特点是我国在以后的专业文化建设当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在西方工匠精神的发展历史,最受认可的是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的研究。其在《匠人》一书中,详细论述了工匠精神20世纪前在西方社会的存在方式,并将这段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古代行会、工业革命时期的光明时代以及浪漫主义时代,在古代行会,匠人只需要娴熟的技艺,树立良好的个人威望,便可以寻求安定富足的生活;工业革命时期的光明时代,由于机器的出现,这个时期机器更像是镜子,要求匠人们从自身角度出发,通过自我创造和激励,主动追求把事情做到最好,并且刺激匠人们不断去创新;浪漫主义时代,匠人们面对这如何与机器进行合作,如何回归的问题。这个阶段对于匠人创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匠人也在不断思考如何回归本质。
马克斯·韦伯发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讨论了以“天职观”为核心的新教伦理观念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和整个西方理性化进程的影响。新教伦理把宗教的虔敬精神引入到了世俗工作当中,并形成了德国具有浓厚宗教特征的工匠精神,进一步演变为职业伦理,最后沉淀为德国人的职业文化心理。日本“职人文化”的精髓可以用执着、认真、负责、忠诚、敬业、极致等关键词来概括。美国作家亚力克·福奇认为:“工匠精神”引领着美国成为“创新者的国度”,是成为当之无愧的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
多数学者研究表明,工匠精神对于西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德国之所以成为制造强国是因为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促使德国人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不断学习与创新,这种工匠精神对于德国企业和民族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日本有许多的百年老店,更产生了丰田式的精益化管理模式,这与这个国家的工匠精神分不开,匠人们不着急上市,专注于商品或者产品的实用性、注重消费者的体验,结合消费者的体验不断进行产品的创新和升级,工匠精神促进日本民族和企业的不断发展。
从柯秉光在《工匠精神 智造强国》中的描述,我们不难看出,“当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制造业上除了技术上的差距,还缺少了一种工匠精神。老一辈的机械工人普遍学历不高,但工作过程沉着自信、一丝不苟,充分体现了‘精益求精,多快好省’的优良品质。反观当前的年轻人普遍欠缺吃苦耐劳精神,缺少了对科学、对技术的尊崇,以至创新能力不足,逐步拉开与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之间综合技术能力的距离。”要改变这种现象,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他认为需要工匠精神的回归,需要对产品的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二)国内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国内学者关于专业文化建设的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初期。国内关于专业文化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专业文化的定义研究。有的学者认为,专业文化是学校教育体制、教育环境、校风教风等的综合体现。有的学者认为,专业文
化是弥漫于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以及他们的环境的氛围等。第二,专业文化的功能研究。不同的专家学者对校园文化的功能有着不同的看法,贾九斌 ( 2009) 在 《高校专业文化的功能与识别》中将专业文化的功能从校园物质文化功能、制度文化的功能、精神文化功能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工匠精神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根据辞海的解释,“工匠”指的是有一定工艺专长的匠人。工匠精神所涵括的师道精神、制造精神、创造精神、创业精神、实践精神仍然是我们当今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课题组以“工匠精神”为主题进行文献数据检索发现:2000年至2010年对工匠精神的研究稀少。2010年至 2013 年,工匠精神开始进入大众媒体的视野;2014年至2015年层出不穷,普遍蕴含着以工匠精神推动中国制造升级的主题;2015 年,央视推出《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工匠精神外延不断扩大;2016 年“工匠精神”进入全国两会工作报告;2017 年进入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这些研究对于社会弘扬与培育“工匠精神”,对于中国制造强国的实施战略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
图1 以“工匠精神”为篇名检索的发文的主题分类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对工匠精神和专业文化建设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近两年的研究视野较为开阔,为进一步展开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职业学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较大研究空间。
一是理论研究较多,实践研究较少。多数研究普遍以专业文化建设和“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为研究对象,缺乏综合性研究,而对于职业学校层面“工匠精神”培育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开拓。
二是宏观层面较多,微观层面略少。对于专业文化建设的研究多停留在已有的观点。目前,亟需在“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从实践层面对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培育操作进行挖掘和研究,对工匠精神和专业文化建设二者进行求同和存异,探寻二者的融合之道。
三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对工匠精神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尤其是对职业学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开展的实践研究较少,论述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研究更是未开垦的处女地,确有必要结合行动研究法与个案研究法进行探究,提出更为实际的操作策略和培育方法。
(三)课题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阐明了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理论依据,揭示了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之间的内在关系,丰富了既有的职业教育理论,确立了一种源于两者密切关系上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
2.实践价值:以我校汽车专业文化建设中现实存在的,与“工匠精神”培育之间不相适应的现象为契机,探寻深化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改革,激活专业文化生命力的有效途径,以解决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盲目和无序等问题,为职业学校加强专业建设提供指导,为教育行政部门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四、课题的理论支撑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创立的,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依附在个体身上体力与脑力的总和。人力资本首先体现在人的身上,即通过对生产者进行指导、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各阶段教育时的机会成本,其次为隐含于个体身上的各类实践技能、理论知识以及健康素质的总量。也就是说,对潜在劳动者的投资是人力资本得以向实际功能转换的关键,舒尔茨还重点分析日本以及西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得以迅速复兴的深层原因,他认为这是人力资本不断投资后的增值效应,这就证明了人力资本的投资对于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舒尔茨和贝克尔指出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投入越多,个人收入也会随之增加。总的来说,人力资本就是指体现在个体身上的资本价值总和,包括个体用于教育、培训、医疗卫生、迁移等的投入,是一种长期投入,并且是终生受益的投资。
人力资本的合理培育与运用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的同时,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方式,也是增强人力资本的有效手段。人们通过教育投资获得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提升个人人力资本含量,为以后顺利就业增加砝码,以获取更高的待遇。而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的产业现状无疑反映出中职教育存在的缺失。中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根据社会与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教学手段与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人才需求。所以中职教育更要顺应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来相应地做出转变,以此来提高中职教育的人才输出质量。
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也开始倾向于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提出通过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来增强劳动力素质的策略。与此同时,人力资本理论也对我国中职教育“工匠精神”培育问题的探讨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二)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简称SCCT,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教育理论,直到九十年代才被人们所熟知并得到应用,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重要突破在于他在古典人格理论的基础上融入了认知成分,最终形成了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CCT师致力于分析不同劳动群体的职业前景,探索种族、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年龄以及残疾状况等因素的差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主要变量有自我效能、结果预期和个人目标。自我效能是个人对自身能力水平等内在因素的充分认知以及渴望达到行为结果的个人信念,是劳动者对自身与环境产生交互作用时的一种直觉反应,它通过生理影响行为改变。结果预期是个体对行为实施结果的预测。个人目标是个人对所采取行为预期达到的理想状态。三者在 SCCT 循环状态下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其中,自我效能及结果预期两种变量相结合促进了个人职业兴趣的形成与发展,当个体达到目标,自我效能与个人目标两个变量相结合能够影响人的群体趋向性。社会认知职业理论重点阐释人作为社会中的主体对自身的支配和引导作用,个体通过自身特征和观察学习来刺激环境反馈,以及认知在主体和环境之间的重要作用,其中观察学习是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关键组成部分。观察学习指的是人通过观察自然人的行为及个体强化结果而获得的崭新认知,观察学习只有在注意过程、保持过程、产出过程及动机过程全部完成后才能够实现。从目前职业教育理念的应用和发展来看,国际教育领域的职业教育本位观经历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素质本位”的变化。
通过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认知职业理论更加注重人为主义,更致力于个体进入角色后的心理调适,使价值观、个人能力等在个体职业选择及职业成就动机扮演重要角色。此外,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越来越重视人文主义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积极与传统职业理论相结合,使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更加动态、全面。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必然不可缺少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重要支撑,它不仅为职业教育提供功能性研究成果,还能够与其他职业教育理论互为表里。特别是在职校生对于职业的认知与社会环境的融合方面,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为其提供了关键性理论支撑。作为一种高尚职业价值观的“工匠精神”的培育更加体现了个体认知及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
(三)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首先是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以维持人类最基本的生命需求;其次是安全需要,以保障人类的身体、生命、经济与工作;再高一层次的是社交需要,在满足低层次的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后,人类还需要友谊、爱与归属感;然后是高层次的尊重需要,人类需要受到尊重与肯定;最后是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人类运用潜能、自我发展去创造价值。其中,这五个层次的需求,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需求开始,步一步得到满足,已得到满足的层次不再成为其行为的激励因素,当所有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后,那么高层次的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就会发挥作用。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于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可以针对学生的真正需求进行相应地培养,比如从学生就业后的薪酬福利、就业机会与发展空间等多方面考虑,满足最基本的需要层次后,逐步满足学生高层次的需要,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将社会、学校与企业三个层面对于培育工匠精神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那么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由此企业产出也会更为高效与高质,从而为供给侧改革与中国制造2025贡献力量。
(四)经验学习理论
“经验”作为一个社会概念,其定义与内涵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解释。杜威提出人们只有把活动和结果联系在一起之后才会发现经验的存在,经验也才会富有价值。皮亚杰则认为经验是内化发生的前提,经验在产生主客融合、物我同一效应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新的领悟和意义。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而经验只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经验只有通过不断地深化和升华才能形成阅历、发挥效用。20世纪30年代,“经验学习”最早在杜威等人“进步教育”思潮影响下逐步形成,“经验学习”十分推崇和鼓励学习者通过亲身实践展开学习。80年代,哈佛大学大卫·库伯教授在归纳和评价前人经验学习模式的同时,经过比较和筛选,最终提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经验学习理论。该理论主张:无论何时何地的学习都源于经验,经验的不断汇合与凝聚最终形成了知识,因此,作为无限循环的学习过程,既由经验为起始,又以经验而截止,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库伯将经验习形象地描述为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主动实践,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结构。
经验是让学习者全身心投入一种新的体验,从具体的活动或实际情境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直接经验;反思观察是学习者在停下休息的时候对已然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依据个体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形成对新经验的整体认知与深刻反思;抽象概念是指学习者在反思的基础上通过理解、解读对新经验进行完整归纳和概括,不断吸收和重组使其能够成为符合逻辑和规律的概念;而主动实践即指学习者能够合理运用上述概念,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寻求策略,最终建构属于自己的系统知识和经验。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验学习常常通过深刻反思来发现和解决问题,至于经验知识的获取途径,一方面,通过内隐的经验体验能够获得经验知识;另一方面,正式的学习渠道也是一种获得经验知识的方式。当然,这两种途径下的经验学习是有本质差别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过程框架下的经验学习通过创造真实的情境和学习氛围,强有力地克服了经验的片断化、偶发性以及局限性,更好地推动了学习者自我反思能力的发展和自我知识的建构。由于经验学习以实践经验为起点又最终归于实践的循环特点,使得库伯的经验学习理论常常被运用于成人教育领域,当然这一理论也常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根据职业教育相关理论所产生的新的学习策略和教学方式,已然为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指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路径,同时也引发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变革的深刻反思。
首先,当前工匠精神的培育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工匠人才,为智能化时代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做好人才储备。按照经验学习理论,职业教育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的工作实践经验作为基础,经过细致地体悟、感受和反思,逐步转变为抽象的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之后个体的经验将作为理论指导展开新一轮的职业实践,从而形成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学习过程。但是目前看来,工匠精神的培育存在很多实际问题。一是很多职业院校没有担当起培养工匠的责任,总是不加创新、一味地模仿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技能,重知识、轻实践,未能形成真正适合工匠发展的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教学设备和学生实践基地的匮乏,缺少了模拟仿真的工作情境,又没有到真实企业、公司的实习机会,学生获得亲身的实践经验,便无法展开经验学习的后三个阶段。三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即使获得了具体实践经验,但在接下来的阶段由于指导教师经验的匮乏,并没能引导和推动学生进行深刻地观察、回顾和反思,最终也不会形成经验的升华。
其次,经验学习理论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德国学者从经验学习中获得诸多启发,认为职业教育应当推动正式的与非正式的经验学习过程来达到平衡状态,真正促进学生反思能力的提升。实践证明,工作过程也可以是学习的过程,一个工作了较长时间的熟练员工,他所具备的有关生产与服务的个体经验和系统知识极具价值,企业尝试利用经验带动或指导项目的方式,发挥有经验者的引导和模范作用,更好地为初学者服务。由此看来,经验学习过程无论是在虚拟的实训基地、练习工厂,还是通过真实的企业实习,只有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获得具体经验并加以反思并形成个体经验才是最重要的。
五、研究目标、内容与重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了解仪征工业学校汽车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现状,探寻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实施路径,构建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保障机制,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匠”文化体系。
2.为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面对不同的职业岗位,适应生产、管理和服务需求的工匠,为江苏省职业学校进一步提高专业文化建设质量和水平,提升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内容
1.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现状分析
(1)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 职业学校“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
(3)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现状。
通过查看文献、设计问卷、实地走访、统计数据,分析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和“工匠精神”的内涵,对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摸底,以期对当前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形成全面客观的了解,掌握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和“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具体情况,结合对仪征工业学校汽车专业文化建设和“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情况,整理出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和“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现状,挖掘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提出合理的问题解决方案。
- 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路径研究
- 物质层面研究,主要包括学校氛围营造、实训基地建设、理论教学区文化营造等。研究方向有:①校园文化氛围在原有CI、VI的基础上,通过弘扬工匠精神或者表彰校园技能典型,在校园橱窗、投屏、接待文具上进行体现,营造校园惜才重才的氛围;②实训基地建设文化,主要结合企业生产文化和制度文化,在现有的汽车模拟4S经营店、汽车中德合作实训区、汽车中德新能源职业能力中心等场所,用文化快速消除学生进入企业之前的代入感,以劳动为荣,以工作为美,快速建立起“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企业6S管理惯性思维,整体的设计思路应建立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全面进行;③理论教学区文化,则以班级为单位,各班级凸显主题,多形式展现学生们心中的“工匠美”,由内而外地展示师生们自己认可的工匠精神所在。用巡展、评比等方式,展示各班级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2)制度或管理层面研究,主要包括工匠制度、匠人行为规则、专业行为、专业素养等。这方面研究将结合不同学制学生特点,定位企业需求进行市场调研。企业对不同的岗位学生在技术应用以及素养需求方面有不同期待,通过此方向研究,按不同层次对学生的培养制度以及行为规则进行设定,匹配各种活动强化认识。
(3)行为层面研究,主要包括工匠技艺培养、工匠师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实习顶岗、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等。此方向研究需要结合典型案例课题组收集的以班级为单位、以教研组为单位、以专业项目组为单位所作的研究成果进行行为路径的研究,校园师生所进行的与企业之间的主题活动、中外差异的师资培养形式都可以用之比较得出结论。
(4)精神层面研究,主要包括工匠精神、工匠道德、专业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价值观等。精神价值体系的构建,需要提升校园师生对工匠境界的追求,规范师生对此文化的心理认同,在文化、制度和行为路径的推动下,应该让全体师生对“匠”文化有个清晰的理解与认识。
课题组将从以上四个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从而探寻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实施路径,为打造我校“匠”文化体系做好铺垫。
3.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保障体系
(1)“匠心”的机制保障
主要是指在专业文化建设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本部分内容的研究中,将包含工匠精神在内的职业素养培育纳入到学校专业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中,使学生职业素养成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建立工作机制,通过开展工匠精神调查及相关内容展示,邀请相关专家及行业工匠精英讲座,举办各种实践活动宣传和弘扬工匠精神等具体工作措施,最终形成富有学校本土特色的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机制。
(2)“匠师”的队伍保障
本部分研究内容旨在建立一支专业素质高、人文素养好的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师培训培养工作体系。在研究中,课题组拟通过联系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系部,以形成从新入职教师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教学名师培养等一系列培养方案。采取以老带新,“结对子”分层培养青年教师;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定期举办名家专题讲座;开展读书活动,建设学习型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开展教学研讨,共享教育教学经验;鼓励教师参与各类竞赛,提升教师技能;鼓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挥专业带头人引领作用,加快培养专业骨干。
(3)“匠技”的专业保障
本部分旨在通过研究,建立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的相关机制。主要以汽车系为例,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设保障措施。
(4)“匠人”的市场保障
本部分旨在通过学校主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等环节积极争取企业的参与,着力推进校企共建项目,努力实现专业与岗位对接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进行评价,建成比较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培养等机制,确保“匠人”培育符合市场需求。
总之,课题组希望通过以上四重保障的研究,让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融合更深,渗透更明,从而为学校培养未来更多更好的工匠尽一份绵薄之力,为实现本校的“匠”文化体系提供依据。
4.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案例研究
(1)“学生”和“工匠”的交融
在我校汽车专业选择部分班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这些学生对汽车专业文化建设和“工匠精神”及其融合的领悟程度,开展以“工匠精神”主题的系列活动,在教育教学中融入“匠”内涵、“匠”制度、“匠”行为、“匠”精神、“匠”故事等“匠”文化,以学年为时间节点,在理论成绩、职业素养、技能考核、各类竞赛、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方面,观察研究对象在融合了“工匠精神”的专业文化建设前后的成长情况。
- “教师”和“匠师”的渗透
在我校汽车专业教师中确定部分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了解这些教师对汽车专业文化建设和“工匠精神”及其融合的掌握程度,在师资培养方面渗透“匠”内涵、“匠”制度、“匠”行为、“匠”精神、“匠”故事等“匠”文化,以学年为时间节点,在教书育人、专业教学、技能训练、职业素养、各类竞赛等方面,观察研究对象在融合了“工匠精神”的专业文化建设前后的渗透情况。
(3)“学校”和“企业”的融合
选择部分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在学校教育中穿插企业职业岗位的要求,在实训中结合企业生产文化和制度文化,实行企业6S管理。通过学生在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中的适应情况,分析学校和企业的融合度,从而进一步了解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前后校企融合的效果。
总之,课题组将通过个案研究,进行调查分析,统计相关数据,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案例跟踪和反馈。
(三)研究重点
通过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路径、保障体系和案例三方面的研究,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匠”文化体系。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以“实地调研——路径分析——保障应用——案例跟踪——剖析总结”为研究思路,力图在调查中研究,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寻找对策。
(二)研究过程
1.研究准备阶段(2018.7-2018.11)
(1)查阅国内外有关专业文化建设和工匠精神相关理论和实践资料;
(2)组织全体成员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拟定方案,确定任务分工;
(3)组织核心成员完成开题报告初稿的撰写;
(4)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讨论开题报告;
(5)召开开题论证会议;
(6)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并提交正式的开题报告。
2.研究实施阶段(2018.12-2019.12)
(1)各课题组签署课题研究责任书;
(2)依据课题的总体构思和各自承担的任务,子课题组写出可行性研究实施方案,按计划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3)课题组成员开展调查研究,设计理论模型,进行案例跟踪等实践探索,分析研究并构建理论体系;
(4)课题组成员撰写报告、论文、个案等,及时收集、整理过程性材料和阶段性成果;
(5)进行课题研究中期评估;
(6)撰写子课题报告。
3.研究整理阶段(2020.1-2020.6)
(1)对课题研究的各项成果进行分类、整理;
(2)将课题成果汇编成册;
(3)撰写结题报告初稿。
4.研究总结阶段(2020.7-2020.12)
(1)总结课题研究经验,课题结题报告定稿;
(2)内部论证、同行评议、专家鉴定、申请结题。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研究与课题有关的先进理念,通过对有关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和工匠精神的研究成果仔细查阅,对国内外有关文献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从而把握本研究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明确目前研究成果的意义和不足。
2.调查研究法:包括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综合调查等,特别是要对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和工匠精神的融合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对企业家及员工中的毕业生进行访谈,搜集相关资料,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行动研究法:我们将在学校汽车专业中进行实践,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丰富研究成果,提高课题的实践价值。
4.案例研究法: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选择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案例展开调研和分析,并将此作为第四子课题,以保证整个研究内容不脱离实际。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创新之处
(一)主要观点
1.使学生成人成才,既是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起因,也是最终归属。
2.实施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融合,需要学校和企业从物质层面、制度或管理层面、行为层面、精神层面四个方面进行互动融合。
3.保障体系的构建是推进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关键,能否形成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主要看机制保障、队伍保障、专业保障、市场保障是否行之有效。
4.学生对专业学习的主体意识与对“工匠精神”的自我需求,教师实行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态度与能力,是决定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成效的重要因素。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1.首次提出构建职业学校“匠”文化体系(见图一),即构建一种以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面对不同的职业岗位,适应生产、管理和服务需求的工匠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把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文化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并在仪征工业学校汽车专业中进行试运行,对在汽车专业文化建设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构成主体、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管理过程、教学评价及校企合作进行全方位的试行效果评析,以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宗旨,从“匠”本体、“匠”制度、“匠”行为、“匠”精神上全面阐释“匠·文化”体系,这既能使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和资源得到互补和共享, 又满足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在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同时, 实现了学校教育改革的新突破。
图一 “匠”文化体系
2.实现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相融合的全程化、全员化、全面化。本课题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于汽车专业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以学生整个在校阶段为主要研究范围,并向企业和毕业生进行延伸,实行跟踪研究,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长期培养,实现专业教师、德育课教师、文化课教师、班主任、学校行政人员、企业人士、政府有关部门及各行业工匠们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模式。
3.选择汽车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虽然缩小了研究范围,但也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更有利于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八、预期研究成果
项目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负责人 |
阶段成果(限5项) |
开题报告 |
研究报告 |
2018.11 |
葛振娣 |
我校汽车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
现状分析 |
调查报告 |
2018.12 |
陈煜 |
我校汽车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
实施方案 |
实施方案 |
2018.11 |
子课题
组长 |
发表论文3-5篇 |
论文发表 |
2019.11 |
子课题
组长 |
我校汽车专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
实施路径、保障体系等 |
文本制度 |
2020.5 |
子课题
组长 |
最终成果(限3项) |
结题报告 |
研究总报告 |
2020.11 |
葛振娣 |
“匠·文化”体系 |
手册 |
2020.9 |
葛振娣 |
课题论文集(其中省级以上杂志发表5篇以上)
课题案例集(含学生工匠、教师匠师、校企融合等) |
成果汇编 |
2020.12 |
杭国花
李彩兵 |
九、完成研究任务可行性分析
(一)主持人、核心成员的研究能力
1.课题组成员
(1)校外专家顾问
杨 明 上汽大众五厂培训中心培训部培训主管
顾建强 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华东地区学术专员
武万友 仪征市教育局教科所所长
(2)校内专家顾问
王志强 仪征技师学院(仪征工业学校)院长
周志红 仪征技师学院(仪征工业学校)副院长
尹为国 仪征技师学院(仪征工业学校)院长助理
(3)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葛振娣(全面负责课题的申报、规划、组织、协调等)
副组长:杭国花(具体负责课题的实施以及过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等)
第一子课题组长:陈煜
组员:赵毅、邱灏、王枝东、陈燕
第二子课题组长:陈宝珍
组员:钱文武、赵婷婷、黄鹤鸣、余志勇、糜年艳、戴治敏
第三子课题组长:李子震
组员:杭国花、夏敏、李万奎、吴久宽、奚江江
第四子课题组长:李彩兵
组员:夏桂荣、张长征、张小燕、叶子寒、潘健、任国庆
各子课题组长主要负责本子课题的研究及过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对组员进行有效的分工和管理。各子课题组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合理利用其研究成果,撰写报告、论文。
- 核心成员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参与课题研究的核心成员均是长期在职业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的一线骨干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管理、理论教学、技能实训等从教经历。其中,陈煜是我校产学研专家,先后主持并参与省级课题研究3个,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2篇;陈宝珍是我校汽车系主任,是全国模范教师,全面参与学校汽车专业文化建设,先后申报成功了国家级、省级汽车示范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参加汽车专业国家技能大赛获三等奖;李子震是我校教科研专家,先后主持省级课题3个,发表论文19篇,参编教材4本;李彩兵是汽车系党支部书记,具体负责汽车系党务工作,有着丰富的德育管理经验。课题组成员平均年龄在40周岁以下,是一支富有青春活力、极具战斗力的教科研骨干队伍,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二)前期研究准备工作
课题组围绕本课题组建了团队,召开了会议,布置了任务,进行了分工。首先,组织团队成员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学习、整理;其次,在汽车专业班部分学生中进行了走访调查;再次,梳理了我校汽车专业文化建设和“工匠精神”培育的状况。目前,学校全面开展了以“弘扬工匠精神 争做技术精英”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课题组成员做讲座、组织主题活动、撰写论文等,先后获得人社部教材办论文评选、主题活动设计的二等奖,省职教学会论文评选三等奖。
(三)良好的保障体系
我校一直以教科研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重视课题研究,具有良好的科研氛围。首先,学校有专门的部门——教研室全面负责各级各类课题的管理;其次,学校制定了《教科研工作奖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对教科研工作突出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再次,学校承担课题研究的各类费用,如专家鉴定费、订阅书籍费、课题培训费以及研究过程中相关费用。这些都为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
[2]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3]李小鲁.对工匠精神庸俗化和表浅化理解的批判及正读[J].当代职业教育,2016(5):4-5.
[4]董刚.将职业精神养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N].中国教育报,2015-12-22.
[5]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91-93.
[6]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 .湖南社会科学,2015(6):6-10.
[7]刘晓.技皮·术骨·匠心——漫谈“工匠精神”和职业教育[J].江蘇教育,2015(11):20-22.
[8]张昭阳.东北振兴尤其需要“工匠精神”[N].吉林日报,2016-03-29(4).
[9]李宏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33-37.
[10]张立新.培养大国工匠是时代使命[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6-04-09(3).
[11]关晶,石伟平.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辨析[J].教育研究,2014(10):97-102.
[12]徐涵.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反思[J].教育与职业,2006(5):5-8.
[13]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68.
[14]孙诚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258.
[15]贺星岳.人才培养要让行业企业说话[N].中国教育报,2016-03-01(6).
[16]孟源北、陈小娟.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协同培育机制构建[J].职教论坛,2016(27):16-20.
[17]刘宝民.职业教育尤须注重培育工匠精神
[18]连辑.手工技艺与工匠精神[J]. 文艺研究,2016,11 :4-5.
[19]刘志彪.要“工匠精神”更要“工匠文化”[J].企业观察家,2016(8):35-37.
[20]刘志彪.工匠精神、工匠制度和工匠文化[J].青年记者, 2016(16):9-10.
[21]李砚祖.工匠精神与创造精致[J].装饰,2016(5):12-14.
[22]王东宾.工匠精神背后的文化、伦理与制度内涵[N].21世纪经济报,2016-03-28
[23]邹其昌.论中华工匠文化体系——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研究系列之一[J].艺术探索,2016(05):74-78.
[24]汪中求.日本“工匠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事[J].决策探索,2016(3):71-72.
[25]查国硕.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J].职教论,2016(7):72-75.
[26]王国领,吴戈.试论工匠精神在现代中国的构建[J].中州学刊,2016(10):85-88.
[27]王艳,高红旺.高职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途径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133-136.
[28]苏勇,王茂祥.工匠精神的培育模型及创新驱动路径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 2018(09):10.
[29]喻建.工匠精神研究综述[J].价值工程,2016(34):244-246.
[30]魏东.技工院校工匠精神相关研究综述[J].中国商论,2018(5):184-185.
[31]李琼.技师学院会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内容与途径[J].经贸实践,2018(19):287-288.
[32]李婕瑜,潘海生,闫智勇.现代工匠精神生成机理及其在职业教育中的培养策略[J]. 2018(24):85-90.
[33]李福生.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向标——“工匠”人才养成培育[J].社会纵横,2018(9):23-30.
[34]李楠楠,李 瑶,赵晓利.新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9):91+97.
[35]罗苑云.职业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探索[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9):60-62.
[36]徐华.校企文化融合下的专业文化建设探微[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2):62-63.
[37]于东君,赵克理.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内涵、分层与功能[J].职业时空,2013,9(7):10-12.
[38]陆勤丰.产业行业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若干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1(2):3-5.
[39]朱发仁,傅新民.高职院校职业本位的专业文化建设初探[J].职教论坛,2012,32(12):51-53.
[40]程恒堂 .高职专业文化建设探析 [J]. 青春岁月 ,2011(24):184.
[41]刘晓凤,赵绍芹.高职院校专业文化构建分析[J].文史月刊,2012(11):188-189.
[42]甘泉.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J].时代经贸,2013(2):88.
[43]章萍.基于校企合作视角的高职专业文化建设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0,8(4):45-46.
[44]张麦秋.论行业文化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文化建设的导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5(1):53-56.
[45]朱朝霞.高职教育课程文化建设探析 [J].广西教育,2010(27):33-35.